IT运维管理行业前景预测,企业信息化带动市场规模大幅拓展

2019-04-10 12:37

 中国IT运维市场发展阶段

 

在一个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其IT系统的建设和运维管理必将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架构建设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一些硬件和应用软件的采购。

当企业的IT系统初具规模时,产生了IT运维和管理的要求,此时,IT运维进入第二阶段,即网络和系统监控(NSM)阶段。此阶段的管理还主要集中在对设备的监控,以保证网络连通性和系统可用性。

随着IT系统进一步扩大,企业业务日趋复杂,IT部门越来越像救火队,分身乏术,这时就产生了对IT服务流程进行管理的需求,上升到第三阶段,即IT服务管理(ITSM)的阶段。

第四阶段是BSM阶段,也就是IT与业务融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关心IT服务对业务带来的影响,强调从业务目标角度出发来优化IT服务。企业通过采用BSM解决方案,根据业务目标对IT服务进行调整,确保IT能够支持业务目标,从而直接产生业务价值。

图表1:国内IT运维市场发展的四个阶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BSM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应用比例也随之加大,IT运维管理行业作为信息化建设后期维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日趋突显。2011年市场容量达到人民币43亿元,总体市场比2010年增长了33%,约为2008年的2倍;2017年中国BSM解决方案市场容量约为219亿元,比上年同比增加31.14%。目前,国内BSM的主要应用领域为IT成熟度较高的电信、金融和政府等领域。

图表22011-2017年我国BSM解决方案市场容量(单位:亿元)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IT运维市场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国内BSM厂商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对行业的理解和对客户需求的把握日益深刻,逐渐从以国外产品为平台,面向行业和业务进行二次开发,发展到自主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其BSM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市场的应用日益广泛。

目前,国内的IT服务商主要分为产品依托型、综合厂商型、独立服务商这三类。产品依托型厂商以自身软硬件产品的支持服务拓展而来,比如浪潮、东软、神州数码等厂家;综合厂商是提供软硬件和服务的综合类厂商,如IBM、HP等,这类厂商一般而言具有强大的软硬件能力,能够根据用户具体需求进行系统咨询、实施、维护和升级;独立服务型厂商一般没有软硬件产品,其中,国外服务商主要集中于IT咨询服务,如埃森哲、安永等占据了主要市场,国内服务商主要集中于实施、运维领域。

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独立型服务商行业集中度较低,早在2011年就超过3000家,其中除了少数起步早以及技术领先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的服务范围狭窄、规模小,而且多集中在个别省市地区,以本地服务为主,地域特性明显。

图表3:中国IT服务商企业竞争格局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IT运维市场发展趋势

近两年,IT持续受到第三代平台技术的影响:云计算、社交媒体、移动技术及大数据/分析技术,针对日趋高端智能化的IT市场现状,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未来十年,IT运维行业将主要朝着以下七个趋势发展:

图表4:未来十年IT运维发展趋势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IT运维市场前景预测

从我国IT运维管理的应用领域分布情况来看,行业的景气程度主要取决于电信、金融等行业的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的IT投资规模。在电信领域,随着产业重组后全业务竞争格局的形成,运营商将面临着网络同质化、资费同质化、业务同质化的局面,最终竞争将集中到运营商的内部管理能力,使其经营理念由“以网络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转变,促使其加大IT运维管理投资,提高整体运维管理水平,从而保证信息服务质量,提升客户的满意度,降低因系统问题造成的有效收入流失。随着4G牌照的发放,使得电信运营商加大4G网络建设投资,作为电信网络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IT运维管理产品及服务需求将大幅增长。

同时,IT运维管理系统的扩容和不断优化、升级,也已成为电信运营商控制系统建设投资规模和运维服务开支的重要技术手段。在金融领域,企业经营的集约化趋势催生了大型金融数据中心的建设热潮。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业务安全性和持续性,IT运维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健全将成为金融领域的IT投资重点。在政府领域,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推进,政府已意识到IT运维管理的重要性并为其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由此,从下游产业的市场需求来看,IT运维管理行业将保持着稳定发展的态势。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将普遍加强内部控制并实施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IT运维管理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或机构采纳并实施,其市场规模将得到大幅拓展。前瞻预测,到2023年,中国企业IT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3.94亿元。

图表52018-2023年中国企业IT市场支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it运维人员对公司互联网业务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基础服务、线上业务进行稳定性加强,进行日常巡检发现服务可能存在的隐患,对整体架构进行优化以屏蔽常见的运行故障,多数据中接入提高业务的容灾能力,通过监控、日志分析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响应服务故障,减少服务中断的时间,使公司的互联网业务符合预期的可用性要求,持续稳定地为用户提供务。

广东泛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共工网

广东泛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共工网

 

  我们将it运维发展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手工管理阶段

  业务流量不大,服务器数量相对较少,系统复杂度不高。对于日常的业务管理操作,大家更多的是逐台登录服务器进行手工操作,属于各自为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操作方式,缺少必要的操作标准、流程机制,比如业务目录环境都是各式各样的。

  平台管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对于it运维效率和误操作率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决定开始建设运维平台,通过平台承载标准、流程,进而解放人力和提高质量。这个时候对服务的变更动作进行了抽象,形成了操作方法、服务目录环境、服务运行方式等统一的标准,如程序的启停接口必须包括启动、停止、重载等。通过平台来约束操作流程,如上面提到的上线一台服务器观察10分钟。在平台中强制设定暂停检查点,在第一台服务器操作完成后,需要运维人员填写相应的检查项,然后才可以继续执行后续的部署动作。

  系统自调度阶段

  更大规模的服务数量、更复杂的服务关联关系、各个运维平台的林立,原有的将批量操作转化成平台操作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需要对服务变更进行更高一层的抽象。将每一台服务器抽象成一个容器,由调度系统根据资源使用情况,将服务调度、部署到合适的服务器上,自动化完成与周边各个运维系统的联动,比如监控系统、日志系统、备份系统等。通过自调度系统,根据服务运行情况动态伸缩容量,能够自动化处理常见的服务故障。运维人员的工作也会前置到产品设计阶段,协助研发人员改造服务使其可以接入到自调度系统中。

广东泛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共工网

广东泛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共工网

 

  在整个it运维的发展过程中,希望所有的工作都自动化起来,减少人的重复工作,降低知识传递的成本,使我们的运维交付更高效、更安全,使产品运行更稳定。对于故障的处理,也希望由事后处理变成提前发现,由人工处理变成系统自动容灾。编辑推荐:共工日报社总编广东泛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龚建光先生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8 香港热线 版权所有      邮箱:838869911@qq.com